目前分類:2009-05_名古屋 (5)
- Apr 20 Tue 2010 17:47
05-10_名古屋市區買買買
- Apr 20 Tue 2010 17:46
05-09_2_忍者的「飛騨高山」 & 只看到布幕的「熱田神宮」
- Apr 20 Tue 2010 17:43
05-09_1_好愜意的「白川鄉合掌村」
白川鄉合掌村
「白川鄉與五箇山的合掌造聚落」是日本飛驒地區白川鄉及五箇山地區的合掌造聚落的總稱。
於1995年12月9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因為冬天的景色就像在童話故事中情境一般,被喻為「冬日的童話村」。
白川鄉位處岐阜縣西北端,五箇山則在北邊相鄰的富山縣境內。目前白川鄉內共有5座合掌村落,其中以擁有114棟合掌造的荻町最壯觀。
白川鄉的冬天十分寒冷,設計成傾斜角度的屋頂就是為了防止沉重的大雪壓垮屋頂,整個村莊也經常受困於大風雪與外界交通中斷,但也許是因為這樣更增添其神秘美感。白川鄉四季各有風情,相較於春夏,此地冬季的景致更是一絕。
傳統木構的合掌屋披上一層厚厚的白棉被,可愛得宛如童話中的薑餅屋。在冬日夜晚當夜燈初上,遺世獨立的山村籠罩在一片雪白恬靜的氣氛之中,美得令人屏息,無怪乎合掌村被旅人冠以「冬日的童話」之美稱。
合掌造(合掌造り)是指日本一種特殊的民宅形式,特色是以茅草覆蓋的屋頂,呈人字型的屋頂如同雙手合十一般,於是就被稱為「合掌」。
合掌造為木造建築物,在興建的過程中完全不用釘子,但仍然十分牢固。合掌造的屋頂十分陡峭,這是使積雪容易滑落不會堆積,以避免冬季的大雪將屋頂壓垮(類似歐洲的建築)。合掌造每隔三、四十年就必須更換老朽的屋頂茅草。更換茅草需要大量人力,故每次有哪一家人的屋頂需要翻修,全村的人就會同心協力一起完成,這種合作方式稱為「結」(ゆい)。
傳說這種建築形式是13世紀初平氏家族在源平合戰戰敗後遁入深山,為了禦寒並躲避追兵而建造的。目前保存下來的建築物大約是在江戶時代中後期興建的。讓白川鄉「合掌造」在世界上曝光德國名建築師Bruno Julius Florian Taut,1935年為了調查當時擁有最大的合掌式住宅的御母衣遠山家而造訪白川鄉。在實地走訪調查「合掌造」傳統居屋之後,不禁讚嘆合掌造為「極端合理,就連日本境內也相當罕見的傳統庶民建築」,並且在著作「再發現日本美」中介紹白川鄉合掌村。現存最早的合掌式建築是已有400年歷史的「田村家」住宅,被列為「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目前白 川村還有600位居民,在「世界遺產」區域內的「合掌村」,共有「合掌式」建築113棟,約佔整個村落的四分之一。


「白川鄉與五箇山的合掌造聚落」是日本飛驒地區白川鄉及五箇山地區的合掌造聚落的總稱。
於1995年12月9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因為冬天的景色就像在童話故事中情境一般,被喻為「冬日的童話村」。
白川鄉位處岐阜縣西北端,五箇山則在北邊相鄰的富山縣境內。目前白川鄉內共有5座合掌村落,其中以擁有114棟合掌造的荻町最壯觀。
白川鄉的冬天十分寒冷,設計成傾斜角度的屋頂就是為了防止沉重的大雪壓垮屋頂,整個村莊也經常受困於大風雪與外界交通中斷,但也許是因為這樣更增添其神秘美感。白川鄉四季各有風情,相較於春夏,此地冬季的景致更是一絕。
傳統木構的合掌屋披上一層厚厚的白棉被,可愛得宛如童話中的薑餅屋。在冬日夜晚當夜燈初上,遺世獨立的山村籠罩在一片雪白恬靜的氣氛之中,美得令人屏息,無怪乎合掌村被旅人冠以「冬日的童話」之美稱。
合掌造(合掌造り)是指日本一種特殊的民宅形式,特色是以茅草覆蓋的屋頂,呈人字型的屋頂如同雙手合十一般,於是就被稱為「合掌」。
合掌造為木造建築物,在興建的過程中完全不用釘子,但仍然十分牢固。合掌造的屋頂十分陡峭,這是使積雪容易滑落不會堆積,以避免冬季的大雪將屋頂壓垮(類似歐洲的建築)。合掌造每隔三、四十年就必須更換老朽的屋頂茅草。更換茅草需要大量人力,故每次有哪一家人的屋頂需要翻修,全村的人就會同心協力一起完成,這種合作方式稱為「結」(ゆい)。
傳說這種建築形式是13世紀初平氏家族在源平合戰戰敗後遁入深山,為了禦寒並躲避追兵而建造的。目前保存下來的建築物大約是在江戶時代中後期興建的。讓白川鄉「合掌造」在世界上曝光德國名建築師Bruno Julius Florian Taut,1935年為了調查當時擁有最大的合掌式住宅的御母衣遠山家而造訪白川鄉。在實地走訪調查「合掌造」傳統居屋之後,不禁讚嘆合掌造為「極端合理,就連日本境內也相當罕見的傳統庶民建築」,並且在著作「再發現日本美」中介紹白川鄉合掌村。現存最早的合掌式建築是已有400年歷史的「田村家」住宅,被列為「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目前白 川村還有600位居民,在「世界遺產」區域內的「合掌村」,共有「合掌式」建築113棟,約佔整個村落的四分之一。


- Apr 20 Tue 2010 00:02
05-08_這是一個好所在「立山黑部」 & 神秘的「東尋坊」
名古屋的旅遊就是因為「立山黑部」阿,
當時開鑿的照片。


黒部の太陽--描述戰後的日本,意欲重整雄風,
復興經濟,卻面臨著全國性的電力不足。
而關西電力的太田垣士郎社長決意在黑部川最上流處建造日本最大的大壩黑部川第四發電所。
此前黑部川上流尚無人敢開發,
為了實現在黑部川建成日本第一壩的理想,
關西電力極力遊說熊谷組為了日本的未來接下此工程的故事。

為了保持這裡的自然生態,基本上用電都是以最低量為主,
我們接連換了好幾種交通工具才完整的從扇澤驛到立山驛。
首先無軌條電車到達黒部ダム駅,徒步走黒部湖。

這個水壩粉大粉大阿,因為我沒去過長江三峽大壩,
所以這裡目前是我人生中見過的最大。

當時開鑿的照片。


黒部の太陽--描述戰後的日本,意欲重整雄風,
復興經濟,卻面臨著全國性的電力不足。
而關西電力的太田垣士郎社長決意在黑部川最上流處建造日本最大的大壩黑部川第四發電所。
此前黑部川上流尚無人敢開發,
為了實現在黑部川建成日本第一壩的理想,
關西電力極力遊說熊谷組為了日本的未來接下此工程的故事。

為了保持這裡的自然生態,基本上用電都是以最低量為主,
我們接連換了好幾種交通工具才完整的從扇澤驛到立山驛。
首先無軌條電車到達黒部ダム駅,徒步走黒部湖。

這個水壩粉大粉大阿,因為我沒去過長江三峽大壩,
所以這裡目前是我人生中見過的最大。

- Apr 20 Tue 2010 00:00
05-07_冰好吃的「惠那峽」 & 古道風情「馬籠宿」 & 名產好讚的「木曾路館」 & 樹上垂掛好多蟲蛹的「福澤桃介橋」 & 我最愛這間「斑尾高原」
旅館「鈴岡」・形原温泉
這間對我的初特別點就是位在有一個很斜很斜的坡上,
我們的小巴無法上去,所以我們用走的,
然後行李再由旅館人員用小貨車載上去,
這裡的服務超好,女將就像日劇看的那樣。

早餐。

房間外的風景。

窗外的au店--重點是嵐。

第一站--恵那峡
位於岐阜東部,分佈著受自然侵蝕而形成的斷崖絕壁,
從大井水壩將木曾川攔截而成的人造湖開始一直延續至上游的中津川。
看介紹它可乘坐遊覽船從水上遊覽,
也可利用居高臨下的空中索道從空中欣賞景色。


展望台的賣店,它的冰淇淋好好吃。

首收穫,最常看見的餅乾--五平餅。

中山道--馬籠宿
位於日本岐阜縣中津川市的日本古驛道宿場遺跡,
其與隔鄰的妻籠宿一同都是該縣著名的觀光景點。
馬籠宿是中山道沿線69個宿場(驛站)之一,名列第43次,
也是信濃國境內木曾十一宿中位置最南的一個。


這間對我的初特別點就是位在有一個很斜很斜的坡上,
我們的小巴無法上去,所以我們用走的,
然後行李再由旅館人員用小貨車載上去,
這裡的服務超好,女將就像日劇看的那樣。

早餐。

房間外的風景。

窗外的au店--重點是嵐。

第一站--恵那峡
位於岐阜東部,分佈著受自然侵蝕而形成的斷崖絕壁,
從大井水壩將木曾川攔截而成的人造湖開始一直延續至上游的中津川。
看介紹它可乘坐遊覽船從水上遊覽,
也可利用居高臨下的空中索道從空中欣賞景色。


展望台的賣店,它的冰淇淋好好吃。

首收穫,最常看見的餅乾--五平餅。

中山道--馬籠宿
位於日本岐阜縣中津川市的日本古驛道宿場遺跡,
其與隔鄰的妻籠宿一同都是該縣著名的觀光景點。
馬籠宿是中山道沿線69個宿場(驛站)之一,名列第43次,
也是信濃國境內木曾十一宿中位置最南的一個。

